新闻动态

全市“一盘棋”为水塘河道“舒筋活血”清远清淤累计已超240万立方米

  北江春来风光好,河道清淤正当时。岭南冬春交接时节,正是兴修水利和水塘河道清淤的黄金时期。

  记者从清远市水利局获悉,去冬今春以来,清远市深入贯彻落实上级关于冬春时节水塘河道清淤工作部署,高位推进水塘河道清淤工作,全力保障河道行洪畅顺和农村人居环境提升,以河道疏浚的实在成效助力“百县千镇万村高水平质量的发展工程”。

  截至发稿,全市累计发动人员超3万人次,出动机械超1万台班(次),完成清淤超240万立方米,累计进度超95%,连州、阳山、佛冈、连山、连南等地已率先完成原定清淤任务。

  记者了解到,今年来清远继续积极探索“黑科技”、新举措,河道清淤工作呈现新面貌。例如清远佛冈试点投放生物净化剂与水生植物;清远英德在全市首次采用“底泥洗脱”技术,实现河道清淤工作效率得到质的提升等。

  利用冬春时节组织群众开展水利设施修葺和清淤疏浚,保障来年春耕灌溉和防洪度汛,是中华民族传承千年的优良传统,是广东省委、省政府的统一部署,清远市委、市政府高度重视。

  今年初,清远市总河长、原副总河长共同签署清远市2024年第3号总河长令——《关于建立水塘河道清淤常态化工作机制的令》,要求全面落实省委、省政府指示精神,在全市范围内高位推进水塘河道清淤工作,以高质量水安全保障和水生态保护,助力实施清远市“百县千镇万村高水平质量的发展工程”和绿美广东生态建设。

  资料显示,清远市2024年-2025年今冬明春水塘河道计划清淤量约252万立方米,预计于2025年汛前完成。清远市领导格外的重视,积极统筹部署,从印发河长令到召开动员部署大会、印发清淤方案等举措,结合冬修水利、水利工程建设与“百千万工程”典型镇、村建设,形成地市统筹、县级负责、镇村落实、群众参与的联动格局,并通过现场调研、半月通报和督促指导等工作措施,深入推动清远市冬春时节水塘河道清淤工作。

  随着抢抓时机开展河道清淤的号角吹响,按照市委、市政府统一部署,清远各县(市、区)积极落实清淤工作规划,对江河湖泊、城镇水体和农村水体分类施策,全方面推进清淤工作。

  一是持续优化人居环境,结合“百千万工程”典型镇、村建设,着力推进房前屋后水塘清淤,尤其是对村内“风水塘”实施清淤美化工程,打造乡村生态节点。二是切实提升河道行洪能力,对易淤积、易堵塞的山区河道开展清淤疏浚,大大降低汛期隐患。三是生态优先,各县市区坚持规范清淤。严格遵守采砂特定活动相关规定,强化可利用物的全过程监管,科学处置淤泥,保障生态安全。

  其中,因地施策是本轮清淤继续坚持的一大亮点。例如,连南水利局和各镇迅速全面摸底排查水塘河道淤积情况,对县域内水塘、农田灌排沟渠、河道以及鹿鸣关灌区、官坑灌区、龙口三江罐三大灌区进行分类清淤,并将已清淤量进行分类处置。

  黝黑的泥浪翻滚如潮,春水漫过千亩良田,丝苗米、菜心苗“小荷才露尖尖角”……春耕时节清远万物生长,也与清淤工作息息相关。在本轮清淤工作中,清远各县市区积极地推进灌渠清淤,打通农田水利“毛细血管”,保障春耕灌溉用水畅通,实现“去泥成绿,绿化生金”。

  不负春意抢抓良时,轰轰烈烈的清淤行动,在春色尚早之时已初见成效。“清淤后,水塘蓄水能力明显地增强,河道行洪断面拓宽,防洪排涝能力提升,为春耕灌溉和汛期安全奠定基础。部分河道重现‘水清岸绿’生态景观,群众满意度大幅度的提高。”连山水利局在工作汇报中欣喜描述。

  在省委、省政府接连两年的清淤工作部署下,清远市各县(市、区)积极作为,一方面稳步推进确保指标完成,一方面勇于探索推动效率提升,今年来继续因地制宜、创新举措,形成多点突破、亮点纷呈的工作局面。

  在北江支流英德市何公坑段清淤项目中,清远英德市水利局创新采用底泥洗脱、脱水固化和资源化利用技术,将河道污染底泥转化为环保建材。

  其中,在底泥洗脱技术项目中,使用底泥洗脱船对河床进行物理扰动,在“泥-水”界面产生湍流,使胶体沉积物翻滚、碰撞、摩擦,分离出细颗粒污染物。洗脱后的污泥经絮凝沉淀压滤外运,清水回流河道。

  在泥浆脱水固化项目中,采用移动式污泥脱水设备对洗脱污泥进行脱水固化,将含水率从95%降至80%,并将污泥压缩成泥饼,便于后续运输与处理。脱水后的污泥被制成环保建材,覆盖于清淤后的河床上,有效阻隔污染物释放,实现了污染物的资源化利用。

  英德市开创了清远市的先例——这也是清远市首次采用“底泥洗脱”技术,逐步提升了何公坑水体透明度和自净能力,通过“淘洗式”清淤,让河湖“健康”指数有效提升。

  这样的创新举措无独有偶:年冬以来,清远市佛冈县持续加大清淤作业力度。针对龙山镇海仔河复杂河段,引入先进设备技术,突破清淤难点,积累宝贵经验;在农村河道、水塘维护清淤和水质净化,民安水下岳段鱼塘试点投放生物净化剂与水生植物,水质改善明显。

  在本轮清淤中,清远市清新区则创新实施“智慧清淤”系统,实时监控清淤进度与质量,大幅度的提高工作效率;同时,结合鱼塘整治工程,采用生态清淤方式,最大限度保护水生态环境。鱼塘清淤结合水生态修复理念,采用生物清淤技术,既清除鱼塘淤泥又保护水质。

  对于淤泥深厚、污染严重的河道,清远市清城区则引入了先进的绞吸式清淤船,通过机械作业高效地将河道底部的淤泥吸出,大幅度的提升了清淤效率。通过清淤,水塘、河道的水体流动性明显地增强,水质得到明显改善,清淤后的河道行洪能力大幅度的提高,大大降低了汛期洪涝灾害风险,为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奠定了坚实基础。

  今年清远市河道清淤工作进行过程中,清远各县(市、区)有意调动街坊群众、社会资本参与,“政府主导+社会参与”模式再次得到发扬,使清淤工作进一步得到民心民力支持,这场惠及广大清远市民的清淤行动进一步深入人心。

  以清远市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为例,当地发动群众投工投劳,引导热心人士捐资助力,破解资金难题。结合人居环境整改治理与高标准农田建设,统筹推进清淤与生态修复,实现资源集约利用。清淤过程中,淤泥通过工程回用、安全堆放等方式科学处置,有很大成效避免二次污染。

  有的清除沟渠杂草,有的打捞枯枝败叶,有的铲除淤泥……在清远市阳山县,党员干部和村民一同撸起袖子挥洒汗水,干群齐心吹响清淤的“劳动号子”,形成了“全民出力清淤泥、共同建设美家乡”的良好社会氛围。

  清远连州市则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宣传,充分的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,以党员带领群众、志愿者参与水塘河道清淤,开展“村头水塘我来清”“农田灌渠大家清”等系列活动,逐步的提升群众参与积极性、主动性,共计动员村民1800人次。

  这是连州市“三个策略”促进“三个转变”,全方面提升水塘河道清淤效能的缩影。在本轮清淤工作中,连州市水利局坚持以“统筹规划”策略,推动从“零散治理”向“系统治理”转变,坚持以“全民参与”策略,推动从“政府主导”向“社会共清”转变,坚持以“长效监管”策略,推动从“短期行动”向“常态管理”转变,形成清淤工作的科学指导。截至2月28日,在2024-2025年度水塘河道清淤工作中,连州市共计清出淤物31.66万立方米,总进度达126.76%,成为超额完成清淤量最多的县域。

  一场全市上下齐抓共管、轰轰烈烈的清淤行动,还原了北江的“颜值”,折射了清远干群建设城市、干事创业的“气质”,也再次树起了清远全市积极贯彻上级部署、弘扬生态理念、贯彻新发展理念的坚强“旗帜”。

  不负春光加速跑。清远市水利局相关负责这个的人说,广东汛期马上就要来临,水塘河道清淤一刻不可松懈。清远将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韧性,在汛期前完成既定目标、超额完成目标,打造年度河道清淤的“清远样板”。